以下几种流量计用于空调水管道测量时都具有较高的准确性,以下为您详细介绍:
工作原理:基于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当导电液体在磁场中作切割磁力线运动时,导体中产生感应电势,通过测量感应电势来计算流量
优点:测量不受流体密度、粘度、温度、压力等因素变化的影响,精度高;无阻流部件,无压损,直管段要求较低;对浆液测量有良好的适应性,可测量含有杂质的空调水;测量范围大,大流量与小流量的比值一般为 20:1 以上;输出信号和被测流量成线性关系,便于数据处理和显示
缺点:被测流体必须具备一定的电导率,一般要求电导率 > 5μS/cm;不能测量气体、蒸汽以及纯净水等不导电的流体
适用场景:广泛应用于各种空调水系统,尤其适用于含有一定杂质的冷却水、冷冻水等的流量测量,如大型中央空调系统的水循环测量
涡轮流量计
工作原理:利用置于流体中的叶轮感受流体平均速度从而推导出流量。当被测流体流过传感器时,在流体作用下,叶轮受力旋转,其转速与管道平均流速成正比。叶轮的转动周期地改变磁电转换器的磁阻值,检测线圈中的磁通随之发生周期性变化,产生周期性的感应电势,即电脉冲信号,经放大器放大后,送至显示仪表显示。
优点:精度高,重复性好,测量精度可达 ±0.5% 甚至更高;测量范围宽,一般为 0.05-500m³/h;压力损失小;可靠性高,使用寿命长;对温度和压力的变化适应性强,能在较宽的温度和压力范围内正常工作。
缺点:对流体的清洁度要求较高,被测流体中不能含有固体杂质,否则容易导致叶轮堵塞或损坏;需要一定的直管段长度,一般要求上游直管段长度为 10-20 倍管径,下游直管段长度为 5-10 倍管径。
适用场景:适用于测量比较洁净的空调水流量,如空调系统中的热水、冷水等的**计量,常用于对流量精度要求较高的场所,如科研实验中的空调水流量测量、高精度空调系统的流量监测等 。
超声波流量计
工作原理:通过检测流体流动对超声束(或超声脉冲)的作用以测量流量。主要有传播速度差法、多普勒法等。传播速度差法是根据超声波在流体中顺流传播和逆流传播的速度差与流体流速成正比的关系来测量流量;多普勒法是利用超声波在流体中传播时,遇到悬浮颗粒或气泡等散射体产生的多普勒频移来测量流体流速,进而计算流量。
优点:属于非接触式测量,不会对流体造成阻力和干扰,压力损失极小;测量精度较高,一般可达 ±1% 左右;安装方便,无需切断管道,可在管道外部进行安装,尤其适用于大口径管道的流量测量;对流体的适应性强,可测量含有杂质、气泡等的流体。
缺点:对管道材质和壁厚有一定要求,一般适用于金属管道或具有良好声传导性能的管道;测量结果受流体温度、压力、粘度等因素的影响,需要进行相应的补偿;在低流速时测量精度可能会有所下降。
适用场景:适用于各种空调水管道,特别是大口径空调水管道的流量测量,以及不便于安装传统流量计的场合,如已安装好的管道系统或对管道完整性要求较高的场所,在空调水系统的流量监测和节能改造中应用广泛
涡街流量计
工作原理:在流体中设置漩涡发生体,当流体流过时,在漩涡发生体下游两侧交替地产生有规则的漩涡,漩涡的频率与流体的平均速度成正比,通过检测漩涡的频率来测量流体的流量。
优点:精度较高,一般可达 ±1%~±1.5%;测量范围宽,压力损失小;无可动部件,可靠性高,维护成本低;对流体的温度、压力、粘度等变化适应性强,适用范围广。
缺点:对直管段要求较高,一般要求上游直管段长度为 15-40 倍管径,下游直管段长度为 5-10 倍管径;不适用于低雷诺数的流体测量,在低流速时测量精度会降低;对振动比较敏感,安装地点应避免强烈振动。
适用场景:常用于空调水系统中的热水、冷水等流体的流量测量,尤其适用于流量变化较大的场合,如空调系统的负荷变化频繁的水流量监测